当前位置:首页
> 新闻中心 > 一局艺苑

坚持、奉献:从白净到黝黑的中国工程师的奋斗之路

发布日期:2023-08-15 信息来源:国际公司 作者:蒋杨钊 摄影:朱里正 字号:[ ] 分享

在埃塞俄比亚的巴塔基若-瓦若比项目,有这样一位中国工程师,他叫张培炎,他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,为项目的顺利完成不断拼搏奉献……他的故事,是一个关于坚持、奉献的故事。

张培炎是水电一局一名从事国际业务的员工,他从2019年开始在埃塞俄比亚工作,先后参与了多个项目的建设。在2023年4月,他被调至巴塔基若-瓦若比项目,这是一个涉及到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综合性项目,对于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。

这对于张培炎来说可谓是一次极大的挑战。他来到了这片广袤的土地,脚下是泥泞的道路,头顶是灼热的太阳,而他已经准备好在这里为了项目顺利完工而拼搏。

张培炎刚到达工地,就面临着一个个紧迫的任务:必须在15日前完成浇筑房建顶板的工程节点,不然就会影响项目进度。但模板、钢筋都刚刚进场,时间紧张。张培炎为了完成任务。早晚加班。最终15号凌晨四点开始了浇筑顶板,并在晚上6点完成浇筑,顺利在规定时间完成了任务。为项目的顺利履约保驾护航。设备区的设备基础只完成了50%左右,需要按施工节点完成,但设备区下有30到50厘米的石头,张培炎组织人员用锤头、用火烧,但是开挖速度依旧很慢。张培炎绞尽脑汁,从其他中国单位借用设备,使用借来的设备依旧很慢。最后张培焱协调分包和同事,从埃塞首都租赁风镐加快施工速度,最终按时按质完成了全部设备基础的开挖工作。

每天,张培炎几乎都是起早贪黑,赶在白天工作,晚上整理资料、准备材料和工作计划。皮肤被晒红晒黑,皮肤干裂,但他却从未抱怨或退缩。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。他知道,要完成这个项目,他必须尽全力。尽管工作时常被风吹日晒,疲惫不堪,但他仍然坚守在项目一线。皮肤也从白净变成了黝黑的。

这就是张培炎的故事,一个在埃塞俄比亚的中国工程师的奋斗故事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展示了一局人“特别能吃苦,特别能战斗”的精神,证明了中国水电一局的高水平、高质量、高效率和高标准,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信任和尊重。他表示将继续发挥他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热情,为公司的国际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,为建设“一带一路”代表性工程发光发热。



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
浏览次数: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