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带一路” 我来了 | ||||||
| ||||||
7月20日,北京时间22时10分,我们一行人搭乘肯尼亚航班,从广州途径内罗毕最终于乌干达当地时间9:05到达恩德培机场。我与非洲的故事由此拉开序幕。 在来非洲之前,那些知道我将要被外派到非洲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问我:你一个女孩子嘛,干嘛要东奔西走,当一个老师多好多稳定。家里也不需要你赚很多钱,为什么一定要出国呢,在国内不好吗?非洲那么危险,去那里能行吗? 其实做出这个决定,我爸妈并非多么理解,但是他们很尊重我,默默的在背后支持着我。选择来到人们眼中不被看好的非洲,是因为我一直认为,人生有很多不同的样子,有人追求岁月静好的稳定安逸,就像我们周围的大多数朋友。然而,也有人追求潇洒浪漫的无拘无束,哪怕一秒逝去,也要如烟花绽放绚烂极致,我更想做这样的人,所以年轻无畏的我,背上了行囊,来到了非洲。 我眼中的非洲 友好而热情 一下飞机踏上广袤无垠的非洲大地,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。出了海关后项目部的人早早的就在门外等待,看到他们温暖亲切的笑意时心里有种油然而生的温暖,发自内心的认为每一名在海外的电建人都是彼此的亲人。在前往KB项目部的路上,我对非洲的认知再度被颠覆。在抵达非洲之前,我的思维和认知还停留在书本和各种媒体、网络所描绘的印象:贫穷、疾病、战乱和没有未来,在非洲的生活辛酸不易。但是沿途我看到的是非洲人的欢声笑语,看到有超市,有小商铺,有摆摊卖衣服的,在这里不得不感叹一句,中国的洞洞鞋竟然在非洲流行!我看到拥挤的巴士,呼啸而过的摩托车,还有坚实的柏油路。这并非我之前想象中的困苦、破败。从机场前往项目部的路上,途经一段机场高速,这是由中企承建的纯中国标准的高速公路,车辆飞快的行驶,仿佛途径国内一样。后来我们也由柏油路变成了黄土路,这片黄沙漫天,把周围的芭蕉叶都染黄了的黄土路,就是我们KB项目部要修的道路,一路驱车前往,路上颠簸的如同坐过山车,也吃了满嘴的土,但这依旧掩盖不了我的兴奋与激动。KB项目部位于维多利亚湖畔,步行只需要三五分钟的距离,因此多蚊虫,所以大多时候我们的晚餐都是在小虫子陪伴下度过的,我想,我在非洲的生活,由此真正的开始了。 作为新人,我被安排去现场学习。我也因此结交到了一位美丽的朋友,她是司机迈克的“马达姆”(非洲老婆的意思)-艾斯提,在交谈中得知他们有一个两岁的女儿,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我也有幸见到了他们打扮十分新潮的小女儿,关于他们之间的故事,我们今后再说。现在,我们先说我在现场的日子:和老员工们一起观察料场,看同样是新人的同事在现场测量,我也在一旁跟着学习,于是初来乍到的我了解到了什么是桩号:用来确定里程的编号,也稍微懂得了一些测量的知识。此外,我也不定时向老员工请教、了解现场的设备、施工情况,从他们那里,我学到了他们积累多年的经验。除此之外,还能和当地的咨询交流,进而增进我的口语表达能力,因此,我十分珍惜在现场的日子。我眼中最有趣的场景就是老员工和当地雇工们交流的时候了,中方人员说的中英文夹杂的口语,当地雇工能听懂,当地雇工说的英语,中方人员也能听懂,只不过通常双方在交谈时要伴随着手语,所以,该场面令我印象十分深刻。在现场的日子,我有时还会吃到艾斯提分享给我的当地美食,那也是我第一次吃非洲当地人的食物,感觉还可以,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,最重要的是我没有坏肚子!不去现场的日子,就是在办公室里帮忙翻译商务文件,在翻译文件的过程中,我学到了一些工程英语方面的专业术语,例如涵洞、脚手架等;也帮忙整理竣工资料,在整理资料时也了解到了一些相关的知识;其余时间就是学习以及帮项目部各部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。在闲暇时间里,我喜欢去看看院子里的小鸡小鸭、吃点儿当地美味的水果,夜晚的时候就去维多利亚湖吹吹晚风,欣赏夕阳西下的美景,日子简单而舒适,我有时在想几千年前的古人是不是也同此时的我一样呢?答案不得而知,但站在维多利亚湖旁的我,似乎在一瞬间跨越千年,与古人完成了某种对话,“你在时间的那里,而我在这里”—阿非利加州,阳光灼热的地方,我充满期待,与未来相遇! 当地人眼中的“一带一路” 温暖而广阔 十年前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如同一股暖流拂过乌干达的土地。这个曾因落后和贫穷而闻名于世的国家,因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,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。对于乌干达人来说,一带一路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和贸易的发展,更是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。当地居民瓦索告诉我们,他曾经是一名普通的农民,收入微薄,生活困难。但现在,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,他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,并表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更多的人脱离贫困。 除了瓦索,还有很多像他一样因“一带一路”而受益的人。一位乌干达女孩告诉我,她的生活因为“一带一路”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在她生活的村里,过去是一片荒凉的沙漠,没有电,没有水,没有路。但是在“一带一路”的建设下,让他们有了水,有了电,有了路。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不仅改变了她的生活,还改变了她家的经济状况。她的父亲就是我公司2014年承建的伊辛巴水电站项目中的一名当地雇工,因其在项目部工作,所以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。这份工作不仅让他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,还让他们的经济得到了发展。 “一带一路”给当地人带来了诸多变化,让他们有了许多新的机遇。在乌干达的日子,我深深感受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温暖和广阔,它不仅仅是一个合作倡议,更是一个全球性的互利共赢平台。我相信,在“一带一路”的带动下,乌干达将拥有更美好的未来! | ||||||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
浏览次数: |